Monday, June 09, 2008

MIDA Seminar on the future of Electronic Industry



(檳城)國際貿易與工業部副部長拿督耶谷沙岸說,雖然全球經濟不穩定,但大馬在製造業領域吸引大量的國內外投資,今年首4個批准了261項的投資項目,總投資額為240億令吉。


他指出,其中外資佔69.4%,投資額為166億令吉,而國內企業投資佔30.6%,約73億令吉。令人鼓舞的是,新投資者的投資額,超過現有廠商投資擴充及多元業務數額的120%。
耶谷沙岸今日(週二,3日)為一項電子業國際研討會主持開幕儀式上致詞時這麼指出。出席者包括代表檳州首席部長的州行政議員黃漢偉、林峰成行政議員及大馬工業發展局總監拿督卡魯那卡蘭。
續提供各項獎勵

他說,新投資計劃的到來,顯示大馬在吸引外資上具有競爭力。而政府依然繼續提供各項的競爭獎勵,提昇投資的素質。許多在大馬投資的電子業公司獲得獎勵後,從事高科技、高增值、智識型及技術密集的業務。

“據調查,跨國公司舉出在大馬設廠的數項因素,如政治穩定、完善基本設施、強固輔助工業聯繫、受良好教育的高素質人力資源以及親商政策。”
提到檳城工業的情況,他說,據檳州發展機構公佈的“檳城電子電器業科技路線圖”,跨國公司朝向從事高增值的業務,如設計、科研及輔助服務。

資金密集投資項目增加

“當前,大馬投資的趨勢是資金密集投資項目日益增加,這可從每名員工資金投資中看出,即從2002年的22萬8283令吉,至2007年增至49萬7703令吉。從事領域有半導體晶片製造、電子配件、無線電頻率及太陽能電池等。”
他指出,國際組織繼續把大馬列為海外投資的熱門地點,今年世界競爭率的排名,提昇至第19名,比去年的23名,晉升4位。而且,據統計,大馬是世界5大出口半導體的國家, 世界3個進行外包活動最佳的國家之一。

他說,政府欲採取繼續改善國內投資的環境,如2009年公司稅降至25%、撥出20億令吉培養高素質人力資源、加速投資項目申請的批准及修正製造業執照費等,以提高大馬吸引投資的競爭力。

檳城要成電子業中樞黃漢偉:與中央密切聯繫
製造業在檳州經濟來源高居榜首,檳州民盟政府上任以來,首次與負責投資的中央政府國際貿易與工業部負責人同台亮相,引起工業界的關注。

這項電子業研討會主題為“電子業邁進之路”,是電子業重要集會,吸引檳州跨國公司、本地大型公司及中小型公司負責人參加,聆聽在電子業專家主講各項的大課題,從中取經推動業務發展。
中央政府是由副部長耶谷沙岸出席主持開幕禮,原訂是由林冠英赴會,但是林冠英到香港及韓國展開投資考察的活動,由負責城市與鄉村規劃委員會的黃漢偉代表出席。

當然,此時是民盟與中央政府交流的好機會,以促進檳州投資活動。雖儀式後未召開新聞發佈會,但黃漢偉在致詞中釋放善意,州政府將會與中央政府保持密切的聯繫,塑造有利的投資環境,使檳城成為電子業的中樞。

No comments: